张廷玉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,他父亲是大学士张英,张英的官职一路做到了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,是清朝著名的文人,也是名臣,而张廷玉也不差,与其父比起来,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张廷玉历经康熙、雍正和乾隆三朝,官职一路做到了保和殿大学士和首席军机大臣,即首辅,相当于宰相,相比而言,张廷玉比其父更加优秀。
张廷玉作为汉臣,深受重用,协助康熙和雍正皇帝整顿吏治,完善了军机处制度,雍正死前,有感于张廷玉的功劳和贡献,特别立下遗诏,令日后张廷玉“配享太庙”。
《清史稿 张廷玉传》记载:遗诏以廷玉器量纯全,抒诚供职,命他日配享太庙。
配享太庙是功臣供奉在皇帝的宗庙,对大臣来说,能配享太庙,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,清朝296年,配享太庙的有26人,张廷玉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人。
然而,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,差点被乾隆皇帝给剥夺了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雍正皇帝病死,死前,雍正下令,张廷玉和庄亲王允禄、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,并下遗诏,日后让张廷玉配享太庙。
乾隆十三年(1748年)正月,张廷玉上疏,以年纪大了为由,请求退休,乾隆皇帝没有批准,加以挽留。
到了当年冬天,张廷玉再次上疏,请求退休养病,乾隆帝批准以原官致仕,并御制诗三章赏赐。
张廷玉想起雍正皇帝曾批准他日后配享太庙,他怕退休之后,不在乾隆皇帝身边,乾隆会忘记这件事,便请求乾隆皇帝给他写一个书面的凭证,有了这个凭证,张廷玉更放心。
谁知道,这下惹怒了乾隆皇帝,哪有臣子向皇帝要保证书的?
为此,乾隆皇帝很生气,碍于面子,乾隆虽然不情愿,但还是拟了手诏,申明承认雍正皇帝说过的话,并向张廷玉赐诗一首。
全诗如下:造膝陈情乞一辞,动予矜恻动予悲。先皇遗诏惟钦此,去余恩或过之。可例青田原佑庙,漫愁郑国竞摧碑。吾非尧舜谁皋契,汗简评论且听伊。
第二天,张廷玉派儿子张若澄入宫,向乾隆皇帝谢恩。乾隆一看,张廷玉没有亲自来谢恩,而是打发了儿子来,不禁龙颜大怒,下令让张廷玉明白回奏。
谁知,在这个关头,又出了一个大纰漏,再次惹怒了乾隆皇帝。
当时,皇帝的诏命还没发出去,张廷玉便赶早进宫,向乾隆皇帝请罪,按照时间,诏书中午才能下达到张廷玉家中,而张廷玉一大早得到消息,就进宫了。很明显,有人将消息提前透露给了张廷玉,所以,乾隆皇帝为此大怒。
经查,透露消息给张廷玉的人,是张廷玉的学生汪由敦,其时,汪由敦在军机处,乾隆皇帝余怒未消,切责了汪由敦,并廷议剥夺了张廷玉的官爵。
乾隆十五年(1750年),乾隆皇长子永璜去世,不知道为什么,在这个档口,张廷玉又犯了糊涂,再次向乾隆皇帝请求退休回乡,乾隆皇帝因长子去世而伤心不已,见张廷玉再次请辞,又龙颜大怒,乾隆下令,将配享太庙的诸臣名单给张廷玉,让张廷玉仔细对照自己是否有资格配享太庙。
张廷玉审读之后,上疏说自己没有资格配享太庙,这一下,正合乾隆皇帝心意,心想,这是你自己说的,便因此剥夺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。
于是,乾隆将张廷玉罢配享,免治罪,退休回家养老。
后来,张廷玉因亲家四川学政编修朱筌犯罪,张廷玉受到牵连,乾隆下令,命张廷玉将前朝皇帝所颁赐的物品全部上缴。
《清史稿 张廷玉传》记载:又以四川学政编修朱荃坐罪,荃为廷玉姻家,尝荐举,上以责廷玉,命尽缴历年颁赐诸物。
乾隆二十年(1755年)三月二十日,一代名臣张廷玉,凄凉死于家中,终年八十四岁。
张廷玉死后,葬于安徽桐城龙眠山。
后来,乾隆皇帝有感于张廷玉的功劳,最终还是兑现了雍正的遗诏,将张廷玉配享太庙。
《清史稿 张廷玉传》记载: 二十年三月,卒,命仍遵世宗遗诏,配享太庙,赐祭葬,谥文和。
张廷玉因此成为清朝296年来,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人,就连曾国藩、左宗棠这样的重臣都没有获此殊荣。
值得一提的是,张廷玉的功劳不仅是整顿吏治,完善了军机处制度,还有一件事,非常厉害,就是张廷玉编纂了《明史》,担任《明史》的总裁官。
《明史》是二十四史当中非常出色的一部,编纂得体、材料翔实、叙事稳妥、行文简洁,为史家所称道,水平很高。
赵翼评价说:“近代诸史自欧阳公《五代史》外,《辽史》简略,《宋史》繁芜,《元史》草率,惟《金史》行文雅洁,叙事简括,稍为可观,然未有如《明史》之完善者。”
对我个人来说,二十四史中,除了前四史,我最喜欢《明史》。
举个例子,《明史 李自成传》就写得非常好,不仅写了李自成的缺点,也写了李自成的优点,并未抹黑,非常客观,而且,行文流畅,语言优美,风格厚重,可读性极强。
就凭编纂《明史》这部浩大的史书,张廷玉也功不可没。
免责声明:www.yesbaike.com只负责收集整本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56775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